说到跳水圈里最近最火的人物,陈芋汐绝对榜上有名。
刚刚她在社交平台晒了几组训练和生活照,立马成了网友热议的焦点。
大家发现,不管是训练照还是日常出街,陈芋汐整个人就是“精瘦”两个字,实在太显眼了。
尤其那一块块的腹肌,站在镜头前就像是在给大家科普什么叫顶级运动员的身材管理。
其实关注她的人都知道,陈芋汐这几年体重稳定得惊人,几乎没什么变化,手臂细,腿也纤细,状态保持得让人佩服。
反过来看全红婵,网友总忍不住拿师姐师妹做对比。
这种比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。
有人直言,不是全红婵不努力,也不是她懒,纯粹是天生体质就有点吃亏。
家里人都是偏胖体型,有遗传基因的影响,全红婵虽然自律、训练也拼,但体重控制和线条感确实差了点意思。
她自己多次说,为了跳水事业付出很多,但基因这种事,真不是靠努力就能改变的。
其实这种“基因优势”在体育圈不少见,比如游泳、田径,天赋就是硬门槛,能帮你少走很多弯路。
回到陈芋汐这边,细心的人会发现,她晒照不是为了炫耀,而是真心热爱这个事业。
每一次训练结束,哪怕累得不行,她还是会笑着跟粉丝互动。
照片里,黄色吊带衫配橙色短裤,手上戴着训练手套,也许下意识就拿着水杯,随意一笑比时尚大片还吸引眼球。
背后是各种器材、队友,氛围感拉满。
再看她日常的出街照,也走的是健康少女路线,帽子一戴、口罩一捂,根本没明星包袱。
手腕上点缀着名表,手机一举就是自拍,实打实就是普通大学生的生活状态。
网友的留言其实分两类。
一类是夸她美,另一类是感叹她身材太让人羡慕。
大家心底都有点“酸”,谁不想自己也能这么自律又有天赋?
但这种“精瘦”背后其实是常年高强度的训练和无数次自我约束,绝不是天生就能一直这样。
更别说她还比全红婵大两岁,进国家队时间也更早,成长经历更完整。
说起来,陈芋汐的荣誉也不少,世锦赛已经拿了四次单人金牌,新加坡世锦赛更是一人独揽三金。
可单人奥运冠军始终是她的遗憾。
东京奥运会是很好的机会,但因为疫情推迟,刚好让全红婵赶上了最佳年龄,一举破世界纪录拿下冠军。
到了巴黎奥运会,陈芋汐又因伤病影响发挥,结果还是屈居亚军。
两回合都差了一口气,确实让不少粉丝为她捏把汗。
但这两人关系其实蛮暖心的,丝毫没有外界说的“竞争到水火不容”。
陈芋汐多次采访都说,正是因为有全红婵,自己才逼着进步。
有对手才有动力去冲击极限。
全红婵也没把师姐当假想敌,反倒很坦然地面对外界的各种议论。
两个人的友情和互相成就,反而成了体育圈最美的风景。
如果说陈芋汐让人看到运动员的“自律+天赋”是什么样,那全红婵就是那种靠努力、拼命追赶的典型代表。
很多网友特别喜欢这种“你追我赶”的故事,不只是因为成绩,更因为每个人身上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。
大家面对天赋、环境、机遇,总有羡慕、感慨、甚至不服,但最后其实都是要靠行动说话。
现在新的奥运周期已经开始,陈芋汐还在坚持自己的目标,朝着大满贯发起冲击。
其实体育竞争就像人生,谁也不能保证一路顺风。
遗憾和期待总是并存,但只要还有动力,未来就充满可能。
我们也希望两位姑娘能一如既往地拼下去,无论最终谁站上最高领奖台,都是中国跳水最好的样子。